一、乙肝动物模型构建实验动物选择
1. 常用动物模型及特点
模型类型 | 动物 | 优点 | 缺点 | 适用研究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自然感染模型 | 黑猩猩(Chimpanzee) | 最接jin人类HBV感染 | 伦理限制、成本ji高 | 基础研究(已基本弃用) |
人源化肝脏小鼠 | FRG/FRGN、uPA/SCID、TK-NOG | 支持HBV感染和复制 | 免疫缺陷、需人肝细胞移植 | 药物评价、病毒生命周期 |
HBV转基因小鼠 | HBV-Tg(如1.3HBV-Tg) | 稳定表达HBV抗原 | 不模拟自然感染过程 | 免疫耐受机制研究 |
AAV-HBV转导模型 | C57BL/6、BALB/c | 快速建立HBV持续感染 | 非自然感染方式 | 免疫清除机制研究 |
鸭/土拨鼠HBV模型 | 鸭(DHBV)、土拨鼠(WHV) | 可模拟部分HBV特征 | 与人HBV存在差异 | 抗病du药物筛选 |
2. 选择依据
研究病毒复制 → 人源化小鼠 或 AAV-HBV转导模型
研究免疫应答 → HBV-Tg小鼠 或 AAV-HBV模型
药物开发 → 鸭/土拨鼠模型(初筛)→ 人源化小鼠(验证)
二、乙肝动物模型构建模型构建方法
1. 人源化肝脏小鼠模型(接jin人类HBV感染)
步骤:
选择免疫缺陷小鼠(如FRG小鼠:Fah?/? Rag2?/? Il2rg?/?)。
移植人肝细胞(原代人肝细胞或HepaRG细胞系)。
HBV感染(静脉注射临床HBV分离株,如基因型A-D)。
监测指标:
血清HBsAg、HBeAg(ELISA)
HBV DNA载量(qPCR)
人肝细胞嵌合率(人Albumin检测)
优缺点:
优点:支持完整HBV生命周期(cccDNA形成、病毒分泌)。
缺点:成本高、需专业移植技术。
2. AAV-HBV转导模型(快速建立持续感染)
步骤:
选择AAV血清型(如AAV8,靶向肝脏)。
构建AAV-HBV载体(含1.3倍HBV基因组,如pAAV-HBV1.3)。
尾静脉注射(剂量:1011–1012 vg/只)。
监测指标:
血清HBsAg(持续6个月以上)
肝内HBV DNA/RNA(qPCR)
优缺点:
优点:操作简单、成本低。
缺点:非自然感染,无cccDNA形成。
3. HBV转基因小鼠(研究免疫耐受)
常用品系:
1.3HBV-Tg:完整HBV基因组,高表达HBsAg。
HBV-S-Tg:仅表达HBsAg(模拟慢性携带状态)。
应用:
研究HBV免疫逃逸机制。
评估治疗性疫苗(如打破免疫耐受)。
4. 鸭/土拨鼠HBV模型(替代模型)
鸭乙肝模型(DHBV):
感染方式:静脉注射DHBV(10?–10?病毒颗粒)。
监测指标:血清DHBsAg、肝内DHBV DNA。
土拨鼠肝炎模型(WHV):
应用:评估抗病du药物(如恩替ka韦)。
三、关键检测指标
1. 病毒学指标
血清标志物:
HBsAg、HBeAg(ELISA)
HBV DNA(qPCR,检测下限<10 IU/mL)
肝内HBV标志物:
cccDNA(Southern blot或特异性qPCR)
HBcAg(免疫组化)
2. 免疫学指标
T细胞应答:
HBV特异性CD8? T细胞(流式检测MHC多聚体)
IFN-γ ELISPOT(肽段刺激)
体液免疫:
抗-HBs抗体(评价疫苗效果)
3. 病理学分析
肝组织HE染色:炎症、纤维化。
天狼星红染色:肝纤维化程度。
四、注意事项
1. 生物安全
HBV操作需在 BSL-2 实验室进行。
人源化小鼠排泄物可能含HBV,需严格管理。
2. 模型局限性
人源化小鼠:缺乏完整免疫系统,难模拟免疫清除期。
AAV-HBV模型:无cccDNA,不能评估靶向cccDNA的药物。
3. 对照设置
阴性对照:空载体注射或野生型小鼠。
阳性对照:已知抗病du药物(如替nuo福韦)。
五、应用示例
药物评价:人源化小鼠中测试 GS-9620(TLR7激动剂) 对HBV的抑制作用。
免疫机制:AAV-HBV模型研究 PD-1抗体 对T细胞功能的恢复作用。
疫苗开发:HBV-Tg小鼠评估 治疗性疫苗(如HBsAg-抗体复合物疫苗)。